vivo折叠新机,搭载新一代硅负极技术
6月9日,vivo产品经理韩伯啸透露,vivo即将发布的新一代折叠旗舰 X Fold5将采用第二代半固态蓝海电池技术。
此次升级将固态电解质从正极拓展至负极,使电池在-30℃极寒环境下仍可稳定供电,显著提升了低温性能与电池防冻能力。
图片来源:vivo
vivo对半固态电池技术的探索始于2024年3月,当时发布的X Fold3系列首发搭载由vivo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半固态蓝海电池。
该电池在零下20℃的低温环境中依然保持稳定的放电性能。其采用的第二代硅负极材料,硅含量高于传统硅负极,能量密度达780Wh/L,相比前代极限石墨电池提升15.4%。
2024年11月,vivo在 S20 系列中引入半固态电池,采用 第三代硅负极技术,能量密度高达 838Wh/L,结合先进堆叠工艺,在仅 7.19mm*厚度中塞入6500mAh容量,支持极致画质下连续游戏近10小时。
此外,vivo Y300 Pro+也搭载了采用半固态电解质的蓝海电池,具备-20℃下离子传导效率提升40%的特性。实测显示,在-10℃条件下充电速度仅下降15%,可边充边用。
同时,该电池可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,配合高强度外壳,大幅降低鼓包风险。
固态电池正从汽车能源扩展至消费电子
固态电池因其在能量密度、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方面的优势,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领域广泛受到关注。如今,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提速并开始崭露头角。
2024年12月,日本HAMAKEN WORKS(滨田电气)推出了一款名为“JOVY SSPB(半固体移动电池)”的产品,采用仅含3%液体的准固体电解质技术,能量密度达280Wh/kg,展现了固态电池在便携设备中的发展潜力。
2024年7月,韩媒报道,三星电机计划在2026年推出用于智能手表的小型固态电池,预计将率先应用于Galaxy Watch系列,有望在2026或2027年开始商用。
2025年4月,韩国Money Today报道称,三星电机正在开发名为“Dream Battery”的全固态电池,专为Galaxy Ring 2设计,采用全固体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,旨在提升能量密度并降低火灾风险。
目前,三星电机已在可穿戴设备上实现约200Wh/L的能量密度,并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提升至360Wh/L,应用于Galaxy Ring 2。至2026年第四季度,目标能量密度将达400Wh/L,并推广至Galaxy Buds等TWS耳机;2027年则计划应用于Galaxy Watch系列。
随着vivo、三星等头部厂商持续推动固态电池在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上的应用,固态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量产阶段。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,固态电池将在未来成为智能手机厂商的重要宣传卖点。
尤其是在追求更高能量密度、更安全设计与极端温度适应性的背景下,固态电池市场关注度和应用价值将持续上升。